回首頁 鄉親簡介 鄉親人員 公告 投訴信箱
  • 專題報導
  • 國際要聞
  • 北部地區
  • 中部地區
  • 南部地區
  • 離島地區
  • 花東地區
  • 軍警消區
  • 旅遊報導
  • 教育園區
總共瀏覽人數:34188448
114年 05月 14日
6旬勇伯獨攀小百岳迷航6小時 警消靠這招成功救援

糾正飲食五錯誤習慣 讓長者進食安全又有品質

2018年03月30日


( 特派員陳錦玲南投報導 )

投縣老年人相當的多,依據內政部統計南投縣65歲以上老人人口比率為16.52%,居全國第3位。許多年長者在用餐及用藥的時候,經常要耗費許多時間。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門診也常遇到家屬表示家中長輩容易出現喝水嗆到、食物無法下嚥,藥丸不易吞下等吞嚥困難之狀況。院方表示有吞嚥困難的老人家因為口咽部肌肉無力萎縮、口腔感覺遲鈍,常讓以往輕而易舉的進食變得困難重重。

    南投醫院呂昂衛語言治療師提出常見的5點錯誤習慣,並且針對年長者在吞嚥困難上的小提醒,稍加留意可讓年長者吃的既安全且有品質。也建議民眾若有相關吞嚥困難的問題,可至醫院復健科就醫,由專業醫事人員如醫師或語言治療師的協助,及早改善吞嚥困難。

1.吵雜的用餐環境:用餐環境會影響用餐時頭部擺位及注意力。建議年長者坐在椅子上用餐時,以頭部朝下目視膝蓋的姿勢作吞嚥的動作,身體勿傾斜,減少頭部左右擺動。

2.吃東西等同作口腔運動:家屬常認為吃東西才算是作口腔運動,而忽略善用平時10~15分鐘作口腔運動的重要性,但兩者在強度與次數上仍有不同,因此不能等同視之。建議可上網路搜尋「呷百二吞嚥健康操」的示範教學,搭配口腔棉棒或壓舌板等簡便材料,培養平時口腔運動的習慣,用以增加口腔肌力及耐力。

3.進食時口頭交談:家屬常擔心年長者嗆到而不時口頭詢問吞嚥狀況,其實卻反增嗆咳的風險。建議可從觀察口腔及兩側齒槽處是否殘留食物、聆聽呼吸時是否有混濁音或呼吸急促的狀況,提醒吞嚥後需自行咳嗽,再反覆吞嚥數遍。

4.用餐完未進行口腔清潔:臨床上常見患者易忽略了口腔清潔的重要性,除了會引起齲齒及口腔內細菌滋生以外,殘留的食物或細菌也會經由口咽部落入呼吸道,引發吸入性肺炎。

5.提供不適合的食物:建議在溫度、味道、食物質地的變化以增加年長者對口中食物的感覺,例如稍微溫熱的開水比室溫開水更能提高年長者的感覺,此外適度地使用食品增稠劑來改變食物稠度也能減少嗆咳的機會。

好站連結

鄉親新聞網


© 2015 鄉親新聞網 版權所有 後台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