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鄉親簡介 鄉親人員 公告 投訴信箱
  • 專題報導
  • 國際要聞
  • 北部地區
  • 中部地區
  • 南部地區
  • 離島地區
  • 花東地區
  • 軍警消區
  • 旅遊報導
  • 教育園區
總共瀏覽人數:34275310
114年 05月 18日
果凍粽歡樂登場! 「晶粽童樂會」端午親子活動熱鬧登場

縣農會協助 梅農80人參觀梅子製程

2018年05月15日


( (特派員廖廣學 南投報導) )

 南投縣內梅產業在縣政府的大力推廣下,已逐漸在零售市場受消費者喜愛,但大宗加工梅卻因停止出口日本,而沒落近三十年,國姓鄉農會最爲明顯,該農會因此亟欲振興青梅產業,誓言要讓過去盛極一時的梅子產業再現春天。

   梅為多年生落葉果樹,適合生長於氣候溫暖地區,具有產期集中及隔年結果等特性,產期為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下旬。國產青梅集中於中央山脈兩側栽植,分布於200~1,500公尺之山坡地,為台灣地區山坡地重要果樹之一。91年種植面積為9,166公頃,產量45,218公噸,其中最大產地為南投縣3,386公頃,佔全省面積36.9%,集中在信義、水里、國姓等鄉鎮。

   由於青梅外銷日本停止及921地震後,青梅收購盤商僅有少數願意來縣收購,造成收購價格低廉,梅農難以為持生計,為此縣長林明溱,特商請南投縣農會食品加工廠協助縣內梅農進行收購加工,縣農會即以優於市場價格收購縣內青梅進行加工,收購期間並在縣籍立委、議會議員協助廣宣下,順利收購縣內(國姓、埔里、仁愛、水里及中寮等地)的青梅達300公噸以上進行加工,以利農民藉此重振梅產業之經濟發展。

   縣農會總幹事曾明瑞也承諾將持續收購,以保障縣內梅農的經濟收入。另外,未來也將訂定最低保障收購價格,讓縣內梅農朋友們可持續無憂的專心照顧梅園,不需擔心果賤傷農所延伸的問題,未來縣內青梅收購,縣農會將委由國姓鄉農會契作外,在保證價格的基礎上,青梅價格會隨市場價格進行收購,以保障農民權益。

 

好站連結

鄉親新聞網


© 2015 鄉親新聞網 版權所有 後台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