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養肺運動天天做,身強體健免疫佳
2022年06月06日
近來台灣新冠肺炎病例每天創新高,民眾除了關心如何與病毒共存,染疫後相關後遺症更是大家所擔心的。近來國內外研究陸續發現,無論染疫輕重症,甚至無症狀的病患,皆有可能留下後遺症,常見的症狀包括慢性疲勞、呼吸費力、咳嗽胸痛、肌肉無力等症狀,甚至對日常生活產生影響。除了施打疫苗、飲食均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外,更可以進行一些呼吸訓練,來促進肺部擴張,改善胸腔循環,降低後遺症的影響。
肺功能的增強,是可以透過運動鍛鍊出來的,像是騎腳踏車、游泳、跑步、登山等,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肺活量。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之際,即使在家中我們也可進行簡單的呼吸運動來強化心肺耐力,尤其對於呼吸道功能不強的長輩或因新冠後遺症困擾的族群來說,更能強化肺部的防禦力!
以下由中榮埔里分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許雅筑,為大家介紹3種簡單易上手的居家呼吸訓練:
彈力帶擴胸運動:挺胸縮小腹,手腕抓緊彈力帶,雙手舉至胸前(如圖1),吸
氣時雙手緩慢向外擴胸直至180度為止,感覺肩胛往脊柱中心夾緊(如圖2),吐氣時將雙手緩慢移回到胸前,重複動作10∼15次。家中如無彈力帶,可以使用跳繩或長絲襪等物品替代。
2.腹式呼吸法:平躺在床面上,一手放在腹部(如圖3),用鼻子深吸氣至腹部鼓起(胸部維持挺胸原狀,如圖4)後,憋氣兩秒後,以圓唇方式慢慢吐氣(腹部自然收縮),吐氣時間為吸氣時間的兩倍,持續以上步驟來回呼吸10分鐘。
3.吹氣泡練習:準備好一杯水及細吸管。鼻子深吸一大口氣,使用吸管朝水杯吐氣產生氣泡,直至把肺中能吐的氣都吐完,再進行下一輪的吸氣與吐氣。
以上要特別注意的是,活動進行時要隨時注意身體狀況,如發生呼吸變喘、冒冷汗及心悸等不舒服症狀時,應馬上停止練習,待症狀消失時再進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