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鄉親簡介 鄉親人員 公告 投訴信箱
  • 專題報導
  • 國際要聞
  • 北部地區
  • 中部地區
  • 南部地區
  • 離島地區
  • 花東地區
  • 軍警消區
  • 旅遊報導
  • 教育園區
總共瀏覽人數:34421002
114年 05月 24日
「2025竹山國際茶道節」盛大開幕

長輩跌倒五成環境引起 清楚危險因素保命防跌

2017年01月24日


( 特派員陳錦玲南投報導 )

台泥集團董事長辜成允近日不慎從階梯跌落後逝世,南投也有一位年近90歲的林姓婦女清晨起床時為了接電話而跌倒導致髖關節骨折,衛福部南投醫院表示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跌倒容易導致髖骨骨折,一旦發生髖骨骨折身體常無法獨立生活,日常生活功能受限,也是老年失能的主因之一。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5年國人十大死因,事故傷害排名第6,而造成國內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1位是交通事故,其次就是跌倒,南投醫院楊育菱物理治療師表示跌倒是老年髖部骨折最大的元兇,為了預防跌倒,必須知道跌倒的危險因素有:

1. 相關的機能老化,如視力退化、平衡協調不足等。

2. 長期用藥如降血壓、降血糖、心臟用藥等。

3. 疾病如中風、姿位性低血壓等,也會影響其活動,容易造成跌倒。

4. 環境,老人跌倒有50%是因環境引起。

    楊育菱物理治療師建議服用藥物後應先休息30分鐘至1小時,若無頭暈不適再活動,並且平時加強下肢肌肉運動訓練及核心肌群的訓練,提升肢體肌力與增加肢體協調平衡。環境的部分對於容易跌倒的地方如浴室、廁所、廚房、光線昏暗等處,行走時應特別小心,保持室內光線充足,在門口進出地方、樓梯及通道處應避免置放障礙物,像書報、雜誌等應妥善收好,浴室內可加裝安全硬質的扶手,樓梯可裝置止滑條等以預防跌倒。
    洪弘昌院長表示,凡事「預防重於治療」,做好預防跌倒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髖部骨折的發生,洪院長並建議長者運動的進行循序漸進,以少量多次為原則,最好每日至少30分鐘可分成早、中、晚進行運動,但若有慢性疾病、體適能不足者,需注意考量個人健康狀況進行運動,不可勉強。復健科周建文主任也建議長輩可加強肩部、手臂肌肉運動如舉裝水的寶特瓶,以及加強下肢肌力的運動如抬臀運動、直腿抬高運動等。

好站連結

鄉親新聞網


© 2015 鄉親新聞網 版權所有 後台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