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鄉親簡介 鄉親人員 公告 投訴信箱
  • 專題報導
  • 國際要聞
  • 北部地區
  • 中部地區
  • 南部地區
  • 離島地區
  • 花東地區
  • 軍警消區
  • 旅遊報導
  • 教育園區
總共瀏覽人數:34264664
114年 05月 18日
果凍粽歡樂登場! 「晶粽童樂會」端午親子活動熱鬧登場

用台語駕馭文字的詩人-讀康原《花的目屎》

2017年04月20日


( 特派員陳錦玲台中報導 )

花常被用來作為表達心情、話語的媒介,在台語詩人筆下,花更是被賦予情感,為受到傷害的臺灣庶民痛哭流涕。臺中市立圖書館於4月22日(六)下午2點在龍井分館舉辦「讀一本書」講座,邀請臺語詩人康原分享「學母語,寫詩歌」,帶領臺灣囝仔透過歌唱的方式,領略家鄉的母語之美。

  康原出生於彰化縣芳苑鄉的小農村,雖然當地資源不多,且其未受正式的科班教育,但是他從家鄉人事地景題材的取材,即使是快被遺忘的小眾文學也不放過,因而創作出許多富饒風土味的鄉間作品。寫作多年後康原愛鄉的熱誠不減反增,從最初的抒發情懷昇華成責任感,懷抱著決心為地方文史脈絡持續地筆耕,希冀人們再次憶起孕育我們的土地根源。

  康原的台語文學造詣之高,充分表現出詩與歌的一體兩面,以唸謠的形式描述詩人對生活時事的關懷,那鐫刻入心的歌謠廣泛傳唱於民間,因此他被稱作是「用台語駕馭文字的詩人」。在其近期詩作《花的目屎》中,嘗試以三種花還原臺灣底層人民的心聲,如「壓不扁的玫瑰花」象徵楊逵面對日人壓迫的精神,在狹窄的水泥隙縫中依舊綻放美麗的生命花苞。

  張曉玲館長表示,母語是保留在地文化的基礎,而詩歌更是傳播文學的優美廊道;把話語轉化為詩來表達對生活的情感,以歌來幫助語言的流傳,從中感受大大小小的心願與故事,歡迎市民一同來細心品嘗歌詩背後的美妙之處。活動詳情請洽https://goo.gl/w8Fmw7查詢。

 

好站連結

鄉親新聞網


© 2015 鄉親新聞網 版權所有 後台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