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鄉親簡介 鄉親人員 公告 投訴信箱
  • 專題報導
  • 國際要聞
  • 北部地區
  • 中部地區
  • 南部地區
  • 離島地區
  • 花東地區
  • 軍警消區
  • 旅遊報導
  • 教育園區
總共瀏覽人數:34284294
114年 05月 19日
果凍粽歡樂登場! 「晶粽童樂會」端午親子活動熱鬧登場

社會介入-蔡明德談《人間》現場

2017年05月04日


( 特派員陳錦玲台中報導 )

80年代曾經有一本刊物以人文關懷為焦點,積極深入現場採訪、拍攝,刊載出許多觸動人心的歷史故事,它的名字叫《人間》。臺中市立圖書館於5月7日(星期日)下午2點在沙鹿深波分館舉辦「讀一本書」講座,邀請攝影師蔡明德分享「人間現場:80年代紀實攝影」,透過鏡頭拍攝的生命影像一一重現背後蘊藏的故事。

  蔡明德大學新聞系畢業後進入陳映真創辦的傳播公司,最初接辦醫學刊物的廣告文章,後來在陳映真的發起下,一起參與《人間》雜誌的創刊歷程

,也就此展開紀實攝影的生涯。在《人間》第一份的攝影專題「內湖垃圾山小世界」,蔡明德看見拾荒者的人生百態,領悟到攝影不僅是用相機捕捉瞬間的畫面,還要透過照片拉近拍攝者與被攝者的距離、述說事件的故事,以及表達對社會弱勢關注的議題。

  《人間》的創辦人陳映真秉持著「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故事」的信念,因此雜誌雖然僅經營短短5年,就已經廣泛地介入了社會、環保、文化等弱勢與邊緣議題,從不同層面為底層的台灣庶民發聲。就算是經過多年後的當下,《人間》的圖文紀錄還是能交織成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樑,引領後世讀者走進栩栩如生的現場,看見不同的視角和意義。

  館長張曉玲表示,回溯三十年前,《人間》雜誌以發刊辭「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異軍突起,在人文精神不濟的社會下展露出一道希望的曙光,實為台灣民主歷史發展中一份不可或缺的文獻,也是現代紀實報導可以效行的典範。活動詳情請洽https://goo.gl/FlMdGl查詢。

好站連結

鄉親新聞網


© 2015 鄉親新聞網 版權所有 後台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