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鄉親簡介 鄉親人員 公告 投訴信箱
  • 專題報導
  • 國際要聞
  • 北部地區
  • 中部地區
  • 南部地區
  • 離島地區
  • 花東地區
  • 軍警消區
  • 旅遊報導
  • 教育園區
總共瀏覽人數:34294308
114年 05月 19日
偏鄉送暖 鹿谷郵愛

54歲退休「聽某嘴」學陶藝 趙信男70歲辦個展享樂齡

2017年05月10日


( 特派員陳錦玲台中報導 )

「70 人生.陶藝」趙信男個展即日起至6月28日於臺灣大道市政大樓惠中樓藝術廊道展出。曾經從事化工儀器產業的趙信男,54歲退休,太太主動幫他報名長青學苑課程,開始鑽研陶藝,從拉坯、釉藥、彩繪、陶雕到蓋窯,四處拜師學藝,並成立工作室「純良窯」。回憶學陶歷程,趙信男:「起而行很重要!」

今年70歲的趙信男,本次展出作品包含釉燒、柴燒、彩繪及懷古系列作品共百餘件,其中不乏已被藝術家收藏的非賣品,如釉燒作品《花紅映翠》、彩繪作品《柳下迎風》及生活陶《彩雲飛系列》,從造形到命名可見趙信男的詩意與巧思。

其中,懷古系列的陶雕箸籠是趙信男早期作品,以大肚溪畔家鄉的懷念為創作題材,在平凡的生活用品上刻劃蘊含象徵意義的圖騰,獨具早期臺灣農村的懷舊之情。由於陶雕創作需要長時間琢磨,相當耗費視力,趙信男近年已不再製作陶雕作品,此次展出蔚為珍貴。

趙信男原從事化工儀器產業,54歲退休後學始學習陶藝,回想當年,趙信男笑著說:「謝謝太太主動替我報名長青學苑,把我從椅子上拉起來,於是我走了出去!」他表示,長青學苑課程是他學陶的啟蒙,「當你有決心做件事,起而行那個動作很重要,然後你會越來越有興趣,越來越投入。」

初學陶藝的趙信男,發揮過去從事化工產業的「工程師性格」,要求自己精準地把老師的技法運用在作品上,臨摹必定有老師的影子,在妻兒朋友鼓勵下,趙信男多看展覽、與其他人交流,累積創作的養分,尋找屬於自己的創作哲學,終於使作品隨著時間變化,日趨專業。

趙信男謙虛地表示:「我還在學,還在體會。」未來趙信男將繼續專注於陶藝的釉藥,尤其是鑽研柴燒釉彩的純樸之美。他說:「其實退休不可怕,怕的是不敢走出來,每天自怨自艾;煩惱是人想的,健康是走出來的。」期待透過自己的人生歷程,鼓勵已經退休或正準備退休的朋友停止煩惱,及早規劃,善用身邊的社會機構勇敢走出來,即使兒孫無法時刻陪伴,也能享受樂齡生活。

好站連結

鄉親新聞網


© 2015 鄉親新聞網 版權所有 後台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