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 01月 25日
彰化縣自立支援成果發表暨國際交流研討會 長照機構服務品質提升計畫
2016年11月23日
( 特派員陳錦玲彰化報導 )
提升彰化縣長照機構服務品質,105年度彰化縣政府以公彩盈餘補助彰化縣社團法人長期照護發展協會,結合弘光大學護理系辦理長照機構服務品質提升計畫,導入日本自立支援照顧模式,23日上午在彰化演藝廳辦理成果發表暨國際交流研討會,彰化縣長魏明谷、彰化縣長期照護發展協會理事長楊靜薰與會,研討會特邀社會福祉法人新町元氣村花水木部長八木秀明來台分享日本的照顧經驗,魏縣長感謝各界對長照服務的關心與付出,現場參與十分熱絡。
與會貴賓還有縣府社會處長黃淑娟、彰化衛生局長葉彥伯、日本社會福祉法人新町元氣村休屋介護主任淺香由紀子、弘光科技大學副教授雷若莉、中臺科技大學專案助理教授郭淑珍等人與會。
魏縣長表示,彰化縣政府為了照顧彰化縣較為重度、急需照護的長者,引進日本自立支援照顧模式,讓失能失智的長者能夠自己動手吃東西、走路上廁所,利用本身殘餘的體能自力自足、自立支援自己,以延緩失智失能的情況,減輕照護人員的負擔,這次成果發表,由社會福祉法人新町元氣村花水木部長八木秀明來台宣導這樣新穎的照護觀念,期望能將這樣的照護觀念推廣給彰化縣更多的長照機構,藉由經驗的學習,將彰化的長照機構建立得更為完善。
彰化縣長期照護發展協會理事長楊靜薰指出,這次計畫已到尾聲,12家參與本服務模式的長照機構也都很認真投入,更有84位個案達到零約束,66位個案達到零尿布,82位個案達到零卧床,107位個案持續努力中,要提供長者一個友善的環境,讓長者能夠願意嘗試日常的練習,延緩失智老化,這也是為了長者的未來鋪路,活動並邀請老師來輔導長照機構,提升長期照護的品質,期望這個計畫能持續下去,推廣這樣新的照護觀念。
本次研討會約有200名長照機構服務人員、相關領域學生參加,會中並分享參與計畫的案主故事,案主原先生活範圍幾乎都在一張床上,時常自言自語,並使用尿布,又因雙腳無力,無法久站,經機構鼓勵,希望訓練案主走路及表達上廁所的需求,參與本計畫導入,進而移除尿布,經過工作人員半年的引導練習,案主現在可以向工作人員正確表達需求,也減少尿布的使用,每天的走路練習中,也常向復健師及照顧團隊表達感謝,不知不覺中,案主的喜悅也感染更多人。
105年度彰化縣共有12家長期照顧機構參與本服務模式導入,分別是慈光護理之家、員林郭醫院大村分院附設護理之家、吉祥老人養護中心、彰居老人長期照護中心、馨園老人長期照護中心、珍瑩老人養護中心、迦南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慈恩老人養護中心、光田護理之家、好修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崇愛老人長期照護中心、仁德護理之家等,藉弘光大學護理系的介入輔導,由長輩的喝水、飲食、排便、運動開始,同時充實第一線照顧者照顧技巧,與機構內多元專業的互動,導入後有助長者健康促進,半年的導入過程中,長輩們ADLs(日常活動量表)分數明顯提升,也激發機構工作人員的創意與巧思。零約束、零臥床、零尿布的照顧方向,讓長輩重新練習走路、生活自理等基本功能,機構內也開始有了新的氣象,希望藉由大家的關心,邀請更多元專業投入,激發更多照顧的創意,讓長輩的笑容成為長照服務的亮點。
與會貴賓還有縣府社會處長黃淑娟、彰化衛生局長葉彥伯、日本社會福祉法人新町元氣村休屋介護主任淺香由紀子、弘光科技大學副教授雷若莉、中臺科技大學專案助理教授郭淑珍等人與會。
魏縣長表示,彰化縣政府為了照顧彰化縣較為重度、急需照護的長者,引進日本自立支援照顧模式,讓失能失智的長者能夠自己動手吃東西、走路上廁所,利用本身殘餘的體能自力自足、自立支援自己,以延緩失智失能的情況,減輕照護人員的負擔,這次成果發表,由社會福祉法人新町元氣村花水木部長八木秀明來台宣導這樣新穎的照護觀念,期望能將這樣的照護觀念推廣給彰化縣更多的長照機構,藉由經驗的學習,將彰化的長照機構建立得更為完善。
彰化縣長期照護發展協會理事長楊靜薰指出,這次計畫已到尾聲,12家參與本服務模式的長照機構也都很認真投入,更有84位個案達到零約束,66位個案達到零尿布,82位個案達到零卧床,107位個案持續努力中,要提供長者一個友善的環境,讓長者能夠願意嘗試日常的練習,延緩失智老化,這也是為了長者的未來鋪路,活動並邀請老師來輔導長照機構,提升長期照護的品質,期望這個計畫能持續下去,推廣這樣新的照護觀念。
本次研討會約有200名長照機構服務人員、相關領域學生參加,會中並分享參與計畫的案主故事,案主原先生活範圍幾乎都在一張床上,時常自言自語,並使用尿布,又因雙腳無力,無法久站,經機構鼓勵,希望訓練案主走路及表達上廁所的需求,參與本計畫導入,進而移除尿布,經過工作人員半年的引導練習,案主現在可以向工作人員正確表達需求,也減少尿布的使用,每天的走路練習中,也常向復健師及照顧團隊表達感謝,不知不覺中,案主的喜悅也感染更多人。
105年度彰化縣共有12家長期照顧機構參與本服務模式導入,分別是慈光護理之家、員林郭醫院大村分院附設護理之家、吉祥老人養護中心、彰居老人長期照護中心、馨園老人長期照護中心、珍瑩老人養護中心、迦南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慈恩老人養護中心、光田護理之家、好修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崇愛老人長期照護中心、仁德護理之家等,藉弘光大學護理系的介入輔導,由長輩的喝水、飲食、排便、運動開始,同時充實第一線照顧者照顧技巧,與機構內多元專業的互動,導入後有助長者健康促進,半年的導入過程中,長輩們ADLs(日常活動量表)分數明顯提升,也激發機構工作人員的創意與巧思。零約束、零臥床、零尿布的照顧方向,讓長輩重新練習走路、生活自理等基本功能,機構內也開始有了新的氣象,希望藉由大家的關心,邀請更多元專業投入,激發更多照顧的創意,讓長輩的笑容成為長照服務的亮點。